故风温取足厥阴木、手少阴火,温毒专取手少阴火,温疟取手太阴金,湿温取足少阴水、手少阴火,故云随经所在而取之也。欲望天報,當自責,懇惻垂淚而行。
风温与中风脉同,温疟与伤寒脉同,湿温与中湿脉同,温毒与热病脉同,唯证候异而用药有殊耳,误作伤寒发汗者,十死无一生。太阳中风,脉浮紧,发热恶寒,身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
真人自深思其意,吾文以一推萬,足以明天下之道矣。 先厥后发热,下利必自止,而反汗出咽痛者,其喉为痹;发热无汗,其利自止,若不止,必便脓血者,其喉不痹。
行,天道之為法,以一况萬,亦不可盡書也。善哉,子之所疑,可謂入道矣。
人之以医聘之也,皆多陈其所好,以顺适其意。然,子言是也。